从故居寻根到社区播种,南工大学子身体力行传承非遗薪火
为深入学习贯彻习总书记文化思想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,南京工业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(人工智能学院)“梅香e韵”非遗传承实践团赴南京市甘熙宅第严凤英故居、浦口区同心社区及安徽宿州灵璧县黄梅戏剧团,围绕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——黄梅戏开展学习调研、志愿宣讲与人物访谈,以青春之力助推非遗传承,在实践中厚植文化自信,书写青年担当。 实践团首站走进南京市甘熙宅第,学习走访黄梅戏表演艺术家严凤英故居遗址。在戏曲展厅团队成员吉奕翰、黄盛一、张金薄担任讲解员,向参观群众系统介绍黄梅戏的发展历程与艺术特色,切身感受严凤英“以命守艺”的执着精神,感受黄梅戏从乡音俚曲走向国家舞台的文化力量,增强文化认同。 非遗进社区,文化润童心。为推动非遗文化走进群众生活,实践团走进南京浦口同心社区开展黄梅戏主题科普宣讲,团队成员周超以互动游戏、趣味教学形式面向社区儿童普及黄梅戏知识(知识问答小卡片、绘画涂色纸),生动展现戏曲艺术魅力,赢得社区师生一致好评,在潜移默化中播撒下非遗文化的种子。 实践团最后一站走进安徽宿州灵璧县老年大学及当地剧团,实践团主要负责人郭建国、李俊达采访了三位黄梅戏民间传承人。他们凭借对黄梅戏的热爱组建了磬乡黄梅戏剧团,在灵璧县老年大学义务教学,默默带动一批批黄梅戏爱好者投身文化传承事业。 面对非遗传承困境,黄梅戏非遗传承人胡长敏表示:“传承靠你们,不能让这么好的艺术沉下去。年轻人有知识、有技术,更应该走近非遗,守住我们的根。”同时也表达了对青年技术能力的高度认可,他们希望现代技术能为非遗注入新的传播能量。“如果你们能帮我们做个视频、剪辑剧目、推广出去,我们的戏就不会失传。”采访现场这一番话令同学们动容,也激发起团队成员对“非遗+信息化”的实践创新思考。 此次实践活动中,同学们走进非遗、感悟非遗、传播非遗,在身体力行中理解“文化自信”的深刻内涵。未来,“梅香e韵”非遗传承实践团将持续发挥专业优势,讲好中国故事,传承非遗薪火,以实际行动守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,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中贡献青春力量。(郭建国) 本文来源:县域频道责任编辑:海角 |
上一篇:农村房屋拆迁,早签协议好还是晚签协议好?看专家怎么说?
下一篇:返回列表
最新内容
- 从故居寻根到社区播种,南工大学子身体力行传承非遗薪火
- 农村房屋拆迁,早签协议好还是晚签协议好?看专家怎么说?
- 一碗米饭里的广西答卷:广西香米专场即将亮相粮交会
- 风雨夜急行排查 筑牢滨东社区安全防线
- 967120非急救转运服务中心全力保障第六届“沙城老窖”杯羽毛球赛
- 文化特派员搭桥,高校学子献艺,村民共享文化大餐!
- 集团新闻 | 五十一年映初心 组织关怀鼓奋进 大兴区领导慰问中军军弘集团老党员吴国华
- 大师周唐强:剑胆匠心铸龙泉
- 卷袖之爱:精诚所至 铸就大爱之城
- 绍兴温商情系家乡公益助学点亮学子心灯
- 原平市爱心助学站“一对一”明日助学项目第二次兑现会召开
- 任丘市举行“赵树标红色书屋”揭牌仪式 冀中平原一座新的红色文化平台诞生
- 晨曦行动焕新貌 精细治理迎旅发 ——佳木斯市城管局开展占道器具专项整治行动
- 滨东社区:智慧助老课堂再开讲,“手机课”成了银发族新时尚
- 镜头存岁月 温情暖人心 ——余姚市“岁月影册留存计划”获点赞
- 集团新闻 | 中军军弘集团接受怀安县退伍军人事务局专项采访
- 我们在新时代实践中心过端午
- “粽粽香旅途,志愿传情” 横店社志中心端午爱心活动暖人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