网站公告 证件查询

李金荣:匠心精进 烹饪大师炼成记

2022-08-13 15:40:37本文来源:公益在线
公益在线呼和浩特讯(公益记者李建峰)从19岁进入厨师行业,到如今的中国烹饪大师,这条路他走了30年,正是这份执着与坚守,才使得他在餐饮界站稳脚跟、独树一帜。他就是呼伦贝尔市莫力达瓦旗乡厨子饭店掌门人李金荣,一位具备高超蒙餐烹饪技巧、为呼伦贝尔本帮菜推广而不懈努力奋斗的匠心厨师。
因爱结缘 一生执一业

 

李金荣,今年49岁,呼伦贝尔市莫旗人。2019年荣获“中国烹饪大师”“2019年度金厨奖”荣誉称号;从事厨师行业30年,蒙餐融合菜传承人之一。

1993年,李金荣19岁,来到齐齐哈尔市一家饭店,初入厨师行业。“当时就是喜欢,成为厨师是从小的梦想”,在李金荣厨师生涯的起点,对于烹饪的热爱是他入行厨师最质朴的初心。他每天任劳任怨,当学徒、打杂活。因为热爱,即使是下班时间他也努力争取学习厨艺的机会。

当时跟着老师傅学习东北菜,下班后还会研究更多菜品样式。对李金荣来说,正是凭着对于烹饪的热爱彻底激发了他的工作热情。在餐厅学厨业的两年,是李金荣最辛苦的时光,但也是最锻炼他厨师基本素养的两年,不仅炒菜速度要快,还要有创意。

尽管工作枯燥、辛苦,但顾客的认可是对李金荣最大的褒奖。

转战多地 取众家之长

之后的10多年,李金荣转战哈尔滨、大连、沈阳等地,烹制海鲜、研究鲁菜……对于烹饪的热爱以及持之以恒的钻研,是李金荣秉持着对厨师这个身份的敬重。他一直在思索如何精进厨艺,在练习如何提高烹饪技能,在实践中从未停歇。

“我个人比较爱钻研做菜,除了东北菜外,还学习了鲁菜等,自己就琢磨着把东北菜和鲁菜的长处相互融合、推陈出新。”他说。

为了提高技艺,开阔视野,李金荣一有机会就到外地学习、交流、研究当地美食。从粤菜的精细、厨艺的严谨,到传统川味的麻辣,从现在流行的意境菜,到分子料理等等,只要是新的烹饪技艺现场,都会有李金荣的身影。

在不断增长眼见的同时,也越来越沉迷于研究各种菜品。“我看了很多菜谱书籍,炒过的菜就更多了。”李金荣把厨师当成了他这一生去追求的职业。

回乡创业 获全国大赛桂冠

2010年,李金荣回到了日夜牵挂的家乡。这让本来在莫力达瓦旗就小有名气的李金荣变得更受欢迎,多家饭店争相邀请他担任行政总厨。

但李金荣看中的不是头上的“光环”,他更在乎自己在烹饪技艺上的造诣。

之后,他相继开办了两家“乡厨子”饭店,致力于创新推广蒙餐融合菜。除了专注烹饪技艺,开始创新研究内蒙古地方菜,专研蒙古族、达斡尔族、鄂温克族、鄂伦春族的烹饪技法,并充分利用呼伦贝尔嫩江流域丰富的野生鱼类、山林中的山野菜等独特的好食材,烹制出了好味道,走向了全国总冠军的舞台。

 

2019年6月,被业界誉为烹饪行业“奥斯卡奖”,每五年举办一次的全国烹饪技能大赛如期开赛。来自内蒙古的李金荣与全国30个赛区的8000余名选手同台竞技,凭借《寻味黄鱼》和《酥黄菜》两个菜品,获得第一名的成绩进入总决赛。同年9月,在天津举行的第八届全国烹饪技能竞赛全国总决赛上,李金荣更是凭借《糖溜鱼》《金汤千岁针》获得了“中餐热菜”全国总冠军。

以赛促学 诠释工匠精神

8月8日,李金荣受邀参加内蒙古自治区餐饮与饭店行业协会举办的“2022内蒙古特色食材厨艺大赛”,担任评委,他现场制作的一道鱼羊鲜菜品让参赛选手和专家赞不绝口。

这个以“好食材”为媒的大赛,通过精湛的厨艺助推好味道走向全国、乃至全世界,这也是会长郎立兴等一批肩负着传承蒙餐烹饪技艺的匠人使命。“对于厨师行业来讲,我们要‘以老带新’,将传统手艺更好地传承下去,让更多年轻人在社会体现出自己的价值。”李金荣认为,传承不仅是简单的传授技艺,更要培养兼备厨德、厨艺的后一辈。

在内蒙古自治区餐饮与饭店行业协会会长郎立兴看来,我们要充分发挥我区烹饪大师、餐饮专家在带徒传技等方面的积极作用,加大蒙餐烹调高技能人才的培养,将“好食材”烹制出“好味道“转化为“好效益”,为内蒙古和全国餐饮行业发展提供动能。

中国县域频道 本文来源:公益在线   责任编辑:武跃先

最新内容

中国县域频道(Xianyuribao.com)县域日报以“聚焦多彩县域,关注世界经济”为口号,是世界了解中国县域经济和文化的重要窗口。

关于我们| 联系方式| 版权声明| 招聘信息| 管理团队| 删稿指南| 如何求助| 管理条例| 公益记录| 律师顾问| ↓新闻订阅

中国县域频道由县域日报主办|湖南惠民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独家运营 工信部备案号:湘ICP备17021002号-1